馆藏介绍
杭州市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杭州市各有关单位各种门类档案、资料的基地,是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集中提供档案资料、现行文件查阅服务的中心。本馆成立于1965年4月,截止到2019年底,馆藏档案562个全宗、173.6万卷、58万件,照片10.5万张,录音、录像等其他载体档案1547卷,实物档案5万余件。馆藏最早的纸质档案形成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全部档案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旧政权时期档案,共52个全宗、69874卷。
杭州市区原属杭县所管,1927年,国民革命奠定两浙,5月17日成立杭州市市政府,厅长由中央任命,同年6月20日,奉省令改为杭州市政府,厅长改称市长。1928年7月3日,杭州市直隶于浙江省政府。1937年12月24日,杭州市区沦陷,国民党杭州市政府西移,设办事处于永康城外,又迁丽水碧湖。1945年8月日本投降,国民党杭州市政府迁回杭州,至1949年4月间,形成了大量的档案。杭州解放时,大部分档案由我各级机关接受了下来,但有部分档案遭受损失。
第二部分是革命历史档案,1个全宗、129卷。
中国共产党杭州小组成立于1922年9月,并于翌年春建立了党支部。但是,由于国民党统治的白色恐怖,地下斗争环境恶劣,致使地下党组织以及在其领导下的人民进行革命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史料遭受严重损失。目前馆藏的革命历史档案中,部分是当时形成的原件,部分是革命历史博物馆提供的复制件,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很珍贵。
第三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档案,共509个全宗,1666861卷。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历年来杭州市的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从事各项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档案。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本馆已接收的档案包括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临时机构的档案,市政协、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群众团体、撤销单位、市政府直属工作部门所属的独立分管某方面工作和从事某项事业的行政管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以及具有典型意义的工厂、研究所、农场、水库、交通运输公司、建筑工程公司、设计院、公园、商店、学校、医院、街道等的档案,还有大量的破产、转制企业以及民生档案等,它真实地反映了我市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是馆藏的主体。
2020年8月11日